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时,天气变得暖和,降水量也变多了。雨水节气在养生方面要注意哪些呢?又要如何养生呢?下面易养生网将为大家带来答案。
一、雨水的时间
每年02月18~20日
2018年雨水时间是:2月19日 01:17:57
二、雨水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三、雨水的习俗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雨水这天在民间还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就是肝气也开始生发。人体相应的就是阳气开始浮动,但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
具体来说,我们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第三,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第四,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1、男士
(一)初春就要开始养脾胃
根据中医理论,肝属木,主升发,所以春季肝气比较旺盛;脾属土,所以脾土易为肝木所克,春季养生失当则可能伤及脾脏,影响脾胃的功能。而雨水过后不断增多的降水也容易带来湿邪,影响脾胃,所以,雨水前后调养脾胃十分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根本,如果脾胃出现病变,人体健康将受到巨大损害,如胃纳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脾运失调则可能出现食后腹胀、便溏等症状。脾胃的病变还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使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大打折扣。
雨水时节保养脾胃应注意:饮食要有规律,不宜过饱;食物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厚味;营养均衡,不偏食,多食五谷杂粮;禁食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不要勉强饮食,如果不渴却强饮则伤胃,不饿而强迫进食则伤脾。
(二)运动适量,才有益健康
冬去春来,天地一片生机勃勃。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专家却指出,运动虽好,但却不能过度,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所以此时运动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科学研究表明,过量运动比不运动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因为不运动虽然有很多坏处,但起码使人体保持一个相对安定的状态,而运动过量则会把人体固有的和谐打破,给人体造成更大的损害。过量运动会造成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弹性降低,还会使人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易怒、免疫力降低,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
专家指出,运动要适可而止、循序渐进,运动过后最好要休息一到两天,所以以每周运动三次为佳。如果长期没有运动而突然运动则更要注意不能运动过量,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时间,防止过量运动造成负面影响。另外,运动方式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恰当选择。
贴心提示:
可以通过观察运动后心跳恢复到正常心跳所用的时间来判断运动是否过量。通常来说,少量运动后心跳恢复时间3~5分钟;剧烈运动后恢复时间为8~10分钟。
2、女士
(一)要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二)驱走春困
“春困秋乏”是最普通的的民间常识。春天人们容易犯困,总觉得没有睡够,这其实是人体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的正常反应。雨水时节,要克服春困,就要求我们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根本自然界的规律,随着四季的变化逐渐调整自己的日常作息。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有效地赶走春困:
一是视觉刺激,可以郊游、爬山,到野外感受自然之美,从而使人心情振奋,精力充沛;
二是触觉刺激,用有清凉作用的牙膏刷牙,从而兴奋神经,激发活力;
三是味觉刺激,适当吃点味道刺激的食物,如苦的、酸的或辣的,刺激神经,当然也可以泡杯茶或咖啡;
四是嗅觉刺激,选用一些可以提神的香水、精油,可以有效降低疲劳感;
五是运动疗法,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在运动中提高大脑兴奋度;
六是听觉刺激,听一些节奏明快活泼的乐曲,闲暇时听听相声、看看小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3、老人
三招防“湿寒”
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大,而夜间气温降低,湿热空气很容易再次时凝成雨滴,导致夜间降水频繁。而阴雨增多使雨云遮挡阳光,所以此时白天地面光照也较少。同时,雨水到达地面,蒸发后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又会使地面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造成既潮湿又寒冷的天气。
这种天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关节骨骼和各器官都有影响。
年老体弱者在此时尤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不要过早减少衣物。春季阳气生发,体热的人更容易感到热。此时如果过早地减少衣物会导致体热外泄,使湿寒之气侵入体内,损伤关节。
第二,禁用冷水洗漱,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中医五行之中,水与肾对应,肾主骨。雨水时节用冷水洗手会使湿寒侵入手部关节并且滞留其中,导致手指酸痛,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指变形;如果用冷水洗头或洗脸的话,则湿寒之气侵入头部,容易导致头疼。
第三,洗头后应及时吹干。洗头后如果不吹干也会导致湿寒之邪入侵,从而引起头疼。
4、孕妇
调整好心态
雨水时节常有降水,不是阴雨就是飘雪。阴沉的天气,密布的乌云容易使孕妇心情低落,忧思不断。所以此时养生要注意情绪的调整。保持心情平静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如果心情抑郁,忧思过重,则可能伤及脾胃,从而影响健康。
雨水时节“准妈妈们”一定要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尽量减少与人争执。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不要苦思冥想钻牛角尖,及时从坏情绪中解脱出来。要避免接触负面的东西,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和谐安定的环境,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保养脾胃、祛病健身、母子平安的最好方式。
投稿:请发邮箱 ruomao#hotmail.com (#换成@)
删稿:本站内容部分为会员转载,如需要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