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位同修修净土法门,但是她与观音菩萨缘分特别深,从小就念观音圣号,所以她求生净土的方法是念观音圣号,而不是念弥陀圣号。请教三个问题:一、像她这样能否往生?二、如果能往生,就往生净土这件事,念弥陀圣号和念观音圣号有什么区别?三、如果她临终时有缘给她助念,是念弥陀名号还是念观音名号?
答:第一个问题,如果她真的愿意往生,也肯定能往生。
道理何在呢?是观世音菩萨的广大悲愿。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即便你不愿意往生,他也会慢慢度化你,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何况本身就愿意往生,这就跟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本心相契合,所以一定会跟阿弥陀佛一道,临终来接引,没有问题。再者,以凡人来看西方三圣是三位不同的圣人,但是以佛菩萨的境界,他们是一体的,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化身。所以,念观音菩萨,真实愿往生,是肯定可以往生的,不用怀疑。
第二个问题,这样的话,念弥陀圣号和观音圣号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是正旁、主次不同。所谓正旁,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为主,他是极乐净土的主人;观世音菩萨是胁侍。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弥陀的本愿来保障,也有弥陀的光明来摄取。刚才说念观音菩萨也一定往生,是在“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一体的”这个基础上来说的。这个“一定”,不是一定在念观世音菩萨,而是一定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像善导大师《观经疏》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就是说,念观世音菩萨能往生,仍然是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样理解才正确。所以要分清正旁、主次。如果一定要把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分开,这不是正知正见,就有所谓的定和不定了。
第三个问题,临终给她助念,还是念弥陀名号,不必念观音名号。不管这个人平常修什么法门,念咒还是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别的经典,临终助念,通通念弥陀名号。阿弥陀佛当然有无碍的智慧来显现,观世音菩萨也一定随同佛来显现。那观世音菩萨就会安慰她,让她消除心中的障碍。她念观世音菩萨是要求生阿弥陀佛净土,不是跟阿弥陀佛隔开了。那是她个人的问题,现在我们是以法来相见,直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
有关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的关系,我想引用《净土宗圣教集》几段文来说明。
第一段是龙树菩萨《易行品》的《阿弥陀佛赞》,在《圣教集》206页,“观音顶戴冠中住”,观世音菩萨把阿弥陀佛顶在了头顶上。观世音菩萨头顶的天冠中有一尊化佛,说明观世音菩萨是这样地尊重、顶戴阿弥陀佛,把阿弥陀佛时刻顶在头顶上。我们礼佛,以头礼佛足,拜几拜就完了;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一直站在头顶上,代表他礼拜阿弥陀佛是恒常不断的。想想看,观世音菩萨对弥陀是多么地孝顺、尊重、顶戴!那作为观音的弟子,从小就念观世音菩萨的,应该怎么做呢?观世音菩萨一定会说:“你应该像我一样,专念阿弥陀佛,专顶礼赞叹阿弥陀佛。”
第二段是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所写的,跟刚才说的一样:“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在《观经》“观音观”当中,观世音菩萨头顶是一尊二十五由旬高的阿弥陀佛化身像。天冠就是菩萨头顶上的帽子。“天”就是微妙、殊胜、尊贵,“冠”就是帽子。皇上的帽子叫“皇冠”,菩萨的叫“天冠”。天冠化佛有多高呢?有一千里这么高。为什么化佛在头顶上呢?是观世音菩萨忆念、报答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之恩,“念报慈恩常顶戴”,顶礼、尊重。
第三段在952页《般舟赞》,“观音接引见弥陀”,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接引众生,目的是要引导他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念观音圣号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观音菩萨说:“我是让你来见阿弥陀佛的,这是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个人当下就会开解。952页有还两句:“救苦分身平等化,化得即送弥陀国。”观世音菩萨分身百千万亿,寻声救苦,平等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一般都是从世间利益入手的,人们求平安、求子、求消灾免难等等,满愿以后,不是说到此为止,而是“化得即送弥陀国”。所以很明显,观世音菩萨的本心本愿,是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念观世音菩萨只求世间福报,观音菩萨没有满愿;你念观音菩萨一求生极乐,观音菩萨很高兴。同时观音菩萨说,“既然要到我的本师阿弥陀佛的净土,那你现在就念阿弥陀佛吧。”在我们的《念佛感应录》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之所以念观音菩萨不念阿弥陀佛,是因为志向还比较狭劣,人情的东西多,没有依照佛法的法理、教理来落实。就像一个人去办一件事,机关里的人都很慈悲、很和气。他跟机关首长不熟悉,但是跟开车的司机比较熟,他就会找这个司机,“你帮我办事”。如果有直接的管道可以找到机关首长,那就不必经过他人。这就是人情,“我跟他熟悉,我找他方便”。“跟观世音菩萨的缘分深,那我就念观音菩萨”,其实这是人情的想法,不是净土三部经的教导。最好还是依据净土三部经,包含了观世音菩萨的本心本愿,这样更好。
投稿:请发邮箱 ruomao#hotmail.com (#换成@)
删稿:本站内容部分为会员转载,如需要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上一篇: 佛教如何看待外星人?
下一篇: 佛教、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